莫讓食安風險逼食品工業倒著走
近日,臺灣媒體報道超市下架食品被一家養殖場長期回收,再加工轉賣給餐廳,保守估計這一違法行為已經持續5年。消息一出,全民惡心。與此同時,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宣傳嚴查到底,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普通民眾則將消費選擇轉移到傳統食品加工作坊上,對大食品企業失去信心。食品工業發展,本該是食品科學、技術升級帶給消費者更加豐富多彩的食品形式和安全保障,但卻因個別企業私利,而導致消費者對整個食品行業的信任度降低,得不償失。消費者不相信擁有現代化生產車間的大企業,而相信小作坊生產的食品,更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最大的痛。
臺灣下架食品案檢查現場
令人作嘔 臺灣下架食品被回收再出售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道,屏東地檢署今年六月接獲檢舉,指屏東縣萬丹鄉畜牧業者吳美孃等人,同時申請有廢棄物清理執照,以每月每間店約2萬元代價,向好市多高雄兩家賣場和大寮一家食品工廠,收購過期下架肉品、蔬果,聲稱要作為喂養豬只食用,卻將廚余重新包裝后賣到市場,讓不知情消費者吃下肚?! z警調查,吳美孃每天載回過期食品后,將外觀較佳的肉品及蔬果逐一清洗,去除異味及雜質后,再以塑料袋分裝成1到3公斤的小包裝,以每包50到150元不等價格,轉賣給十三家早餐店、自助餐等業者,腐敗食品則載往豬舍喂食豬只?! ∵@些過期食品中,除了水果,另有豬肉、鮭魚下巴、小卷、德國豬腳等食材,查緝人員更在處理廠看到連衛生紙、牙簽、包裝盒等物品,都被一起放在回收桶,現場臟亂不堪,令人作嘔?! 私?,市場下架的過期食品,在臺灣有“廢棄物清理法”規管,按規定,市場要與合乎資質的回收業者簽約,將過期食品交回收業者用作飼料或廚余處理物。市場必須逐筆記錄清運食品的日期、數量、名稱和回收業者。此次案發的屏東養殖場場主也是合乎資質的回收業者,多年來在高雄市的大超市回收過期生鮮食品。辦案人員初步確定,這家業者已經賣了5年的過期食品,這意味著消費者吃了5年本該喂豬的“回收肉”?! ∧壳?,與養殖場簽約的超市表示,合約明文規定過期食品用于喂豬不得轉賣,而且每次交運都有記錄甚至有錄像存證,他們一切合法。如果合法也不能保證食品安全,那就更令人失去信心了?! o獨有偶 臺灣食品工業被逼“倒著走” 說來也巧,近年來,臺灣食品安全被曝光的頻率有點高,而且大部分是一些有頭有臉有市場的大企業。前段時間,臺灣導游勸大陸游客不要吃康師傅泡面的視頻瘋傳網絡,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涉事的頂新集團雖然在大陸暫未有什么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但其在臺灣的名聲著實不那么好,也難怪導游會如此出言不遜?! 私?,從2013年底到2014年,頂新集團三次卷入劣質油品事件。2013年10月,頂新集團旗下的頂新制油公司被查出向大統長基食品公司購買含銅葉綠素的食用油品。2014年9月,頂新集團旗下味全公司因向強冠公司采購劣質地溝油,導致該公司包括味全肉醬、味小寶肉松等12款產品在臺灣下架。隨后10月,頂新集團又被查出旗下正義公司向鑫好股份有限公司購買動物性飼料用油。10月28日,頂新集團的牛油和椰子油也被證實使用了飼料油,肇事者都是越南大幸福公司。臺灣衛生部門收到越南正式文件,確認越南大幸福公司賣給頂新的牛油和椰子油均為飼料油?! 〔婚g斷的黑心食品消息打懵了過小日子的老百姓,如果知名品牌、大型超市、有品質保證徽章的商品都會出問題,消費者無所適從,不少人選擇回到外婆的年代,相信巷子深處老鄰居的小作坊。彰化芬園鄉有一家老油行,傳了60多年到了第三代手中,隨著超市和便利店的興起,再加上種花生的越來越少,10多年油行的顧客就剩下左鄰右舍。2013年臺灣爆出大統假油案,油行就開始興旺起來,先是老街坊來搶購,然后有新顧客上門,3天內將庫存一掃而空。還不斷有人打電話詢問:“你們的花生油有花生嗎?”“你們是真油吧?”店主啼笑皆非?,F在,每天上午還沒開門就有人在門口等油。另一家老油行一直做代工榨油的生意,俗稱“油車間”,業者表示,雖然假油、餿水油事件已經過去了,但至今自帶花生來加工油的顧客還是不少,“沒想到食安風暴翻轉了老油行的命運”?! I界良心 提高食品相關企業道德意識 雖然不能說這些小作坊就一定會比大食品加工企業不好,但這樣的現象出現,卻是筆者不愿意看到的。傳統手工作坊加工食品經過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逐步被機械化的設備所替代,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標準的大型食品生產企業。這些食品機械的出現是現代食品工業不斷進步的表現,不僅統一生產、標準化經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還更有助于食品安全的保障。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十分有好處。工廠機械化生產食品一般會比手工生產的食品價格上要便宜,而且量多,能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此外,工廠經過殺菌、食品檢測、包裝,更有安全保障。但是事與愿違,總有那么幾個違規經營的食品企業,壞了整個行業風氣。消費者無從選擇,只能無奈回到小作坊,回到人工加工食品的最初選擇,這是食品工業發展最大的痛?! 」P者希望,一方面政府能加強對食品企業的監管力度,法律每個國家都有,但重點仍在執法成效上。另一方面,食品生產企業也要提高社會道德意識,謀求合法利益的同時也能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最后,筆者還要提醒:食品機械作為與食品直接接觸設備,其生產企業也需提高道德意識,利用食品級生產材料保障機械設備與食材接觸安全,在產品設計上更加注重安全性。此外,食品檢驗檢測設備對食品安全的作用更加不言而喻了,相關企業尤其要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并非一朝一夕,一方力量就能完成,還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 上一篇:中國食品加工機械產業發展進入調整期
- 下一篇:沒有了;